1. 主页 > 企业服务 >

商标起名必看!别再因这个原因导致商标被驳回了

        商标是企业产品跨入市场的敲门砖,对于企业而言,就像孩子的名字,被寄予诸多厚望。给商标取名有很多讲究,最近就有一家公司由于起名不慎,商标被驳回。

  滨湖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申请注册“中农康必硒”商标(以下简称诉争商标),指定使用在“蛋;牛奶制品;水果蜜饯”等第29类商品上,却被商标局和原商评委以该商标具有欺骗性为由驳回了。

  原告向滨湖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诉争商标并无实际含义,没有用于说明商品功能、用途等特点,不具有欺骗性。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诉争商标包含的“硒”字,结合指定使用的蛋等商品,容易使相关公众误认为是该商品原料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硒”,从而对商品的原料等方面产生错误认识,构成《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的情形。法院对原告的相关主张不予支持。

  根据《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

  第十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七) 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

  由此可见,购买商品的相关公众,是欺骗性的判断主体,即使申请人主观意愿上并无欺骗,只要标志客观上容易导致相关公众误认,就容易构成“带有欺骗性”的判定。

  那企业在给商标起名时,如何避免后续申请注册因“带有欺骗性”而被驳回?

  第一点,明晰欺骗性的界定。

  带有欺骗性是指相关公众因标志外观而产生的判断与产品实际不符。企业为了更好的推广和宣传产品,常常将一些美好愿景寄托在商标上,但正因如此,更易踩到欺骗性的坑。

  所以在起名时,既要考虑到产品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标志有无歧义,或者有无对产品品质的夸大、产地的误导等等。

  第二点,相关公众是欺骗性的判断主体。

  相关公众的覆盖范围较窄,认定欺骗性的门槛较高,是指与商标所标识的某类商品或服务有关的消费者和与营销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经营者。滨湖医学杂志的相关公众是医院、制药企业、医药经销商、医生、患者等。

  企业在选用商标时,也应从相关公众的视角出发,判断标志是否带有欺骗性。对于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标志,企业要谨慎选用。

  第三点,需要结合标志指代的商品或服务类别。

  即使是同一标志,用在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上,是否带有欺骗性的结论也不一样。因此,判断是否带有欺骗性必须以标志指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为基础。例如上文中的“中农康必硒”商标,放在第29类商品上带有欺骗性,但如果放在其他与健康、食品等无关的商品类别上,就不会造成带有欺骗性的判断。

  企业起名时,要将商标放在具体的情境下进行分析,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在某一类上注册申请通过了,在其他类别上就没问题。

  要注意,欺骗性标志不能通过使用消除注册障碍,因为如果允许此类标志通过使用消除欺骗性,将增加消费者前期的搜索成本,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影响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在提出商标的注册申请前,企业可以考虑对商标有无欺骗性进行自查,这将有助于减少商标被驳回的风险,有效提高商标注册申请的通过率。

  更多商标注册信息请关注博文



http://binhu.cpa.js.cn/fuwu/37208.html

(一)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5日内与本网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401945625@qq.com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405609889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